战友追忆冯振:不言放弃,只因他对消防事业执着的爱

来源: 齐鲁壹点2023-08-04 04:30:12
  

记者 李从伟 崔常松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7月31日,汶上籍北京消防员冯振指挥救援车组营救被困群众时,遇洪水突然暴涨,因连续作战体力耗尽和水流冲击巨大,被洪水冲走,不幸壮烈牺牲。生命的指针永远定格在了30岁。

“在群众遇到危急状况时挺身而出,他有这个举动不足为奇!”与冯振当年同时入伍、摸爬滚打三年之久的汶上籍战友们得知噩耗,在为这位好兄弟短暂的一生扼腕叹息之余,也为有这位好战友而倍感自豪和骄傲。8月2日,记者联系上其中的几位战友,听他们讲述冯振刚入伍时的点滴故事。

“不服输有韧劲”

“8月1日,得知这个消息,我当时头都懵了,不敢相信。”马强强说,这噩耗来得太突然了。就在去年9月,冯振回家探亲,自己还邀着几个老战友在一块聚会,大家满怀激情地回忆部队的时光,畅谈着当下的生活。“当问到冯振下一步的打算时,他说想一直在消防上干下去,直到干不动为止!”

“当时我们两个人同年入伍,都在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新兵连新训二大队,他在四中队,我在三中队。”马强强回忆道,一开始两人并不熟识。有一次在训练完交流的时候,得知冯振也是汶上人,顿时倍感亲切。“那个时候,他个子一米七左右,瘦瘦的,性格上有点绵,很好接触。”

白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,再加上远在他乡,两个新兵蛋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“当时训练又苦又累,情绪上难免有些波动,休息的时候,他就鼓励开导我,要坚持不放弃,不能给咱汶上人丢了脸。”

新兵集训结束,已是上等兵的两人被分在当地不同的消防中队。在一次全省公安消防系统组织的“打铁”拉练时,巧合的是,两人又分在了同一组。让马强强仍记忆犹新的是,在一次高强度的翻轮胎训练时,冯振不小心拉伤了腰。为了不耽误训练,冯振买来了护腰戴上,咬牙坚持半个多月完成了任务,后被授予“三级战斗员”荣誉称号。“不服输有韧劲,当时他就说不能给连队丢了脸。”

“是咱汶上人的骄傲”

“每天的早餐都是冯振做的,一大早起来就忙活,做得很用心。”战友康磊告诉记者,当年他和冯振在一个中队。冯振负责中队的早餐,北方人爱吃面食,冯振就经常给大家包包子,“当时我就纳闷,在家里一顿饭没做过的他,为啥包子包得这么好。”

康磊说,除了做早饭,每天30个的单杠引体向上训练也是冯振和战友们的“家常便饭”。日积月累的训练,冯振的掌心磨出了老茧。一次训练时,冯振拉完单杠,掌心的老茧磨破了,鲜血直流,看着让人心疼。“当时我问他这么拼为什么,他说,为了山东兵的面子,也得把这个任务完成。”

赴汤蹈火冲在一线,是冯振和战友们的职责。庞国政一直记得和冯振并肩战斗的那个瞬间。2011年,当地一家化工厂起火,消防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火场,“向火而行”的救援队伍中就有来自不同中队的庞国政和冯振。历经十余个小时,大火被扑灭,当筋疲力尽的消防员们收拾救援现场时,庞国政一抬头认出了冯振。“当时他浑身都湿透了,累得弓着腰,脸上被烟熏得黢黑。”庞国政说,当时两人也没多说什么,就相互叮嘱了一句“注意安全”。

马强强在县城经营着一家饭店,这几天,食客们经常聊起冯振牺牲的话题。“‘冯振好样的,是咱汶上人的骄傲!’是食客们说得最多的话。”马强强说,每当听到这些,他也会凑上前去搭个话:“冯振是我的战友!”

采访当天,记者注意到,当战友们得知应急管理部批准冯振为烈士、国家消防救援局为冯振追记一等功时,大家为之高兴,但眼角也有些泛红。“冯振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,我们几个战友约好了,当天去送好兄弟最后一程。”马强强说。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sdnew003

相关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